欢迎访问中国卫校网!

学校简介 / School profile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院校类型: 大学专业设置: 中药、药学 所在城市: 甘肃 联系电话: 0931-8765321 高校地址: 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学校网址: www.gszy.edu.cn
   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政府同意,更名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成为甘肃省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以医学教育为主,涵盖医、理、工、经、管、教6个学科门类,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大学。
      学校共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2847人,其中专任教师629人。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1人,双聘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5人,1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2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8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4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2人获“甘肃省园丁奖”,20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199人,其中本科生10269人,硕士研究生875人,博士研究生55人。校本部设有20个教学机构,4个直属机构,31个科研机构。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6家实践教学基地(含10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权。
      学校建有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9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中心。有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是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地道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其他科研课题898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3项,获国家专利27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339部,发表学术论文1526篇。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医儿科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拥有院内制剂106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校工会和附院工会被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
      学校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向西交流发展,已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共建了8所“岐黄中医学院”和4个中医中心,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乌克兰、匈牙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环境 / school environment

招生专业 / Recruit students general rules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历层次 招生对象 学习年限 招生计划 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专业介绍 / Professional presentation

医疗设备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  面向医疗卫生系统、医疗器械行业以及电子信息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地掌握医学、电子工程以及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  在医疗器械、医疗保障、医疗卫生系统,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以及电子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医疗电子仪器和设备的营销、管理、维修维护、制造、安装、调试和辅助设计等工作。


药学专业:

培养目标  药学专业培养具有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一定医学相关知识,具备药品调剂、医院药学服务、常见制剂生产及质量检验等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医药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药品生产、医院药学服务、药品营销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各地县市医院及乡镇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老年医院、社区康复机构、社区医院、门诊、药品销售代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