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卫校网!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你恐惧这种病,但或许从未真正了解它!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9-12-01浏览量:
这是一种令许多人闻之色变的疾病
至今仍然没有被医学完全攻克:
危害大、死亡率高、会传染
目前不能根治,尚无有效疫苗
性接触、血液、母婴等渠道可传播
……
是的,这就是艾滋病

20世纪70年代末期
美国国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矶
发现一种奇怪的病
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几近崩溃
还会感染其他各种奇怪的疾病
更可怕的是
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
治愈率为零!

这种病被美国疾控部门命名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即艾滋病
在医疗不发达的年代,一旦被感染
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
即便现在,全世界范围内
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在我国,截至2019年10月底
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
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
但疫情分布不平衡
近年来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输血传播基本阻断
母婴传播也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艾滋病
许多人害怕它、恐惧它
但或许从未真正了解它
今天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
一起来了解
艾滋病的八个真相!

握手、游泳、一同进餐
会被感染艾滋病毒吗?

艾滋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
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身体里其他一些常见的体液
比如眼泪、口水、汗液等
不含艾滋病毒或含量极小
所以,日常生活接触
不会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举个例子
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口水中
HIV病毒含量极小
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致感染量
至少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唾液
所以,和艾滋病人一起正常用餐
不会有危险
与艾滋病人一起正常地共事、运动
也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蚊虫叮咬
会造成艾滋病毒传播吗?

答案是:不会!
真正造成艾滋病毒传播的
是带有艾滋病毒遗传基因的白细胞
但蚊虫叮咬时
很难吸到感染的白细胞
因此从生物学上就决定了
蚊虫叮咬不能传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
因蚊子叮咬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报道
相关研究也没有发现过证据

感染艾滋病毒后,多久能检查出来?
该去哪里检查?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以后
不是马上就能查出来
一般来说,窗口期大概有1—3个月
现如今,各个医院基本都能
做艾滋病的初步检测
疾控中心也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
检测结果只限于
承担检测工作的医院人员知晓
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感染了艾滋病毒
到底还能活多久?

当一个人被诊断感染了艾滋病毒以后
可能会感觉天塌下来了:
我是不是被判死刑了?还能活多久?
目前,艾滋病虽然不能根治
但科学家已研发了多种抗病药物
这些药物疗效不断提高
治疗艾滋病也更加方便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后能活多久
这首先取决于诊断为艾滋病时
已经感染多少年
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治疗
那就无法活到期望寿命
其次,需要坚持吃药
坚持用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但只有保持耐心,坚持下去
才能取得和疾病斗争的主动权

担心感染艾滋毒
如何在黄金72小时内自救?

如果进行了危险行为
最好是在24小时以内采取措施
超过3天就没有作用了
这和病毒进入身体的感染过程有关
病毒虽然进入人体
只要它不感染细胞
不把它的遗传基因
嵌入到人体白细胞的遗传基因里
感染就不成功,就不会致病

这就是说
从病毒进入身体到感染成功
还有一段时间
暴露后预防,就是要抢在
病毒把它的遗传基因嵌入白细胞之前
这样就能起到预防效果
如果超过3天,病毒的感染已经完成
再用药已经没有效果了

艾滋病毒携带者
一般有哪些症状?

在许多人印象里,艾滋病毒携带者
总是一副令人害怕的狼狈相
全身瘦弱,体表溃烂
痛苦而迅速地走向死亡
但实际上,艾滋病毒携带者
很长一个阶段没有症状

艾滋病患者感染病毒后
一般会经历急性期、潜伏期和发病期
急性期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
而在潜伏期
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无异
只是体液内会携带病毒
潜伏时间一般在7-10年左右
到了发病期,艾滋病携带者
才真正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现代医疗手段中的鸡尾酒疗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
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延缓病程进展
当然,前提是尽早、规范治疗

是不是有些人
特别容易被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
所有人普遍易感
不存在易感人群的说法
但每个人的感染风险是不一样的
风险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
根据接触到艾滋病毒的机会来说
性行为比较乱的人
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险人群

为什么艾滋病毒肆虐这么多年
至今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

艾滋病病毒很狡猾
它每完成一个复制周期
会有3%到5%的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
相当于制造出了新病毒
当这些变异的病毒再感染细胞时
身体才会产生新的抗体
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
总是滞后于病毒的变异
这就导致研制艾滋病疫苗特别困难
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积极试验
争取早日研发出能投放市场的疫苗

未知会让人们对艾滋病充满恐惧
由此又可能对患者产生偏见
希望大家能更多了解知识
多一点理性,多一份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