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回眸 初心永在 -- 甘孜卫校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10-09浏览量:次
六十回眸 初心永在
———写在甘孜卫生学校建校六十周年之际
甘孜卫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杨建军
一个伟大的时代, 一定成就伟大的事业; 一项伟大的事业, 必将诞生于伟大的时代。东风吹, 鼓声响, 红旗飘。1958年, 与当时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步,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和四川省卫生厅批复成立, 翌年9月1 日正式开班授课。由此, 甘孜州实现了现代医学教育由无到有的华丽转身! 一个崭新的医疗卫生时代由此发端, 并愈益广大和深远。从甘孜卫生学校走出的第一名医生和护士开始, 甘孜州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与平均寿命, 同灿烂辉煌的东方古国一样, 开始踏上日新月异的上升旅程, 从原始到现代, 从绝对落后到相对先进, 甘孜州的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在这前无古人的千秋伟业之中, 甘孜卫生学校作为最直接的助力之一而将被载入史册。
【图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杨建军(左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安康(左二),党委委员、副校长肖航宇(右一),党委委员冯华云(左一)】
一、光辉办学历程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从建校之初招收“甘孜州卫生人员训练班” 18名学员开始,甘孜卫生学校的办学历程, 与共和国的征程一样, 也经历过反复与挫折、低潮与高潮。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甘孜州医卫教育事业的格局, 却由此定格在康巴大地之上, 被铭刻在时代最深刻的记忆里。
1959 年, 学校兴建于康定南郊。初借康定中学教室和附近老乡房舍作厨房, 招收一年制学员66人, 办学条件简陋而艰苦; 1960 年下半年在道子坝入口右角坝上(今州农科所地址) 建校,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 招收两年制学员59人。1961 年与1962年, 分别招收两年制学员58人和72 人, 但学校在1962年8 月21日被上级部门批准撤销。
1965年, 上级作出决定恢复甘孜卫生学校办学, 招收本州应届民族初中生, 同时招收少数汉族初中毕业生, 培养医士、助产士等, 学制三年, 确定教职工编制45人; 1966年8月20 日,(州卫生处〔66〕卫教字第28号) 文发出关于选送初级卫生人员参加甘孜卫校在职干部护士进修班学习的通知, 有学员20 人, 学校地址: 康定子耳坡(借州委党校的房屋和设备)。
1967 年“文革” 起, 学校停课闹革命, 虽几经复课, 但人员不齐问题多, 难度大。至下半年, 经州革委生产指挥组决定, 学员仍回原单位工作。教职工暂留, 学校解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物虽然前进之路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曲折, 但它终将在历史的舞台上生发出熠熠的光芒。1972年10月, 上级组织决定再次恢复甘孜卫生学校办学。办学地址由康定城区迁至大渡河畔的瓦斯乡姑咱村(现康定市姑咱镇)。
学校复办于姑咱, 条件异常简陋、艰苦, 利用森工局两幢平房作校舍, 开始学校一路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图为1977年以前最好的一栋教室】
复建校当年, 就招收两年制西医士1、2班学生入学; 1974 年, 学校“伸腿办学”, 在甘孜县人民医院设点建“甘孜州卫校甘孜分校”, 同年设泸定办学点。
1975 年, 学校设“州防疫站办学点”、“炉霍办学点”、“理塘办学点”、“德格办学点”, 同年校本部招收西医、中医、助产专业等7个教学班; 1976 年校本部又招收西医、公卫、中药、中医、护理专业等8个教学班, 学校办学规模达到一个高点。
1976 年10月, 粉碎“四人帮”; 1977 年,拨乱反正; 1978 年, 改革开放。中国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征程。学校的办学历程, 开始走上正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医学教育规律,以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为基本形式,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日渐成为学校党政的主流观念和全校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此段时间, 上级组织十分重视学校师资建设, 一些五十年代、六十代分配到州内的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 被一个个地调进了学校。
1979 年, 是学校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年。学校附属医院被批准建立, 学校始设藏医专业; 学校79届助产班荣获共青团四川省委颁发的“优秀团支部” 荣誉称号, 预示着学校开始走出甘孜州, 在全省与全国的更大的舞台上展示学校办学成绩与风采。
【图为原附院门诊部】
1982年1月1日, 中央号召在全国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 为核心的“文明礼貌月” 活动, 在首届文明礼貌月活动中, 学校被评为州级“文明礼貌月先进集体”; 1983 年9月, 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选为“四川省文明单位”, 为当时全州仅有的两个单位之一。这一巨大的荣誉激励着学校党政以及全校师生员工, 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 打扫卫生, 植树造林, 自力更生提升学校设施与校园环境。1984年10 月, 中日联合地质考察队来学校居住, 临走时日本友人松本正夫深有感触地说: “我到过许多地方, 真没想到, 在这偏僻的山区里, 还有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 校园秀丽幽静, 花木葱郁繁茂, 师生对我们热情友好, 文明礼貌,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日本友人回国后, 还多次寄信寄照片表达感激之情。
【图为自己育苗绿化校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叶, 是甘孜卫生学校腾飞的时代, 也是各项荣誉纷至踏来的时代! 1985年, 学校被四川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彰为“四川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1986年11月, 学校被国家卫生部表彰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单位”; 1987年5月, 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高教局、省教育工会表彰为“全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集体”;1987 年12 月, 学校再次被国家卫生部表彰为“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988 年11月, 学校被四川省体育运动会员表彰为“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12月, 学校被四川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表彰为“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1989年6月, 学校被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彰为“四川省爱国卫生月活动先进集体”; 12月, 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表彰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 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0年4月, 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一九八九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9 月, 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1992年12月, 学校被甘孜州绿化委员会授予“甘孜州园林式学校” 荣誉称号; 1993年3月, 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 ……
省级“最佳” 并不是学校荣誉的终点。1995年1 月, 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表彰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1996 年11 月, 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评定为“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级学校”, 12 月学校再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95/96年度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1997 年12 月, 学校被省教委授予“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荣誉称号, 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998 年12月, 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05 年10 月,学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
在党和政府给予的诸多荣誉的鼓舞下,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渐上升, 不断缩小与内地同级同类学校的差别。1990年, 学校在全省中等卫校办学条件评估分值为72.99 分, 列居全省35 所中专卫校第12位; 1991 年7-11月, 学校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卫校多学科考试, 取得了人平81.4分的好成绩, 达到和超过了省统考平均分数线。1997年7月, 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考核评定, 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图为现校园一角】
早在1991 年, 州卫生局《关于甘孜卫校社会效益的评价》(甘卫办发〔91〕135号) 就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长足进步,受到全州十八个县及州级卫生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肯定”, “甘孜卫校自复建校以来, 特别是1986年以来的四年中, 为我州及内地一些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中级医护人员, 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发展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8年, 国家教育体制大改革,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且不再对毕业生包分配, 对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具有划时代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新政的实施, 给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带来了较为严峻的问题。原来, 因为大学招生数量少不容易考上,优秀生源在读完初中后, 大多选择就读中专中职; 但大学扩招和高中扩招, 让全国的中专中职生源迅速萎缩、生源质量迅速下降,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遭遇重大困难, 2006年3月, 学校不得不停课一周, 集中整顿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和学校校风。
【图为现教学办公综合楼】
甘孜卫校遇到的困难, 不是我们一家, 而是全国全省的各级各类中专学校遇到的共同困难。学校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加强晚自习辅导和作业检查等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外, 还充分利用《关于落实四川省内地高校与民族地区大中专学校结对支持任务的通知》, 与泸州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 结成“对口支援” 关系, 学校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学校办学层次首次突破到大专层次。此后的时间里, 学校与其他多所省内高等学校合作办学, 与上级主管部门、各县联系, 努力拓展办学层次, 让学校拥有了成人本科、专科,高职护理、高职临床、中职护理、农村医学、中西医结合、助产、医学检验、定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学历班、短期医技培训等。截止2017年,学校总共为我州医疗卫生事业累计培养各级各专业人才近2万人次, 甘孜州内各乡镇医院, 85%以上的卫生技术人才, 县级人民医院70%以上的卫生技术人才, 都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可以说,甘孜卫生学校与甘孜州医疗卫生事业, 已经形成了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荣辱与共的关系。
二、基本办学经验
六十回瞬, 风雨征程, 岁月峥嵘, 且不论功过是非, 唯有初心依旧。仔细梳理甘孜卫生学校的办学历史, 这所曾经被誉为“甘孜州精神文明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也有很多可歌可泣、值得总结的经验。
第一, 学校始终如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坚持从严治校, 常抓不懈, 从不动摇。
学校建立健全有师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其他校级领导和党内各支部、行政各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参与, 并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业余党(团) 校、道德讲堂、政治学习、学校大会、学生班会、升旗仪式、集中观看新闻联播、党的重大会议直播等方式, 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方面, 学校制定有《甘孜卫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甘孜卫校劳动纪律管理规定》《甘孜卫校学生德育工作制度》等十数种制度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执行方面, 坚决执行“不漏掉一人, 不漏掉一次” 的严格政治学习以及学校大会制度, 凡是思想政治工作学习会,会前点名, 准时开学, 会中不许耍手机, 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随意走动与早退;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保证每周一升旗仪式、一次全校学生大会、一次主题班会, 对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态、文明习惯等进行全方位观察与掌控; 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学校要求班主任从早操时间开始, 学校行课期间必须24 小时“在场” 的工作状态, 对于学生思想、学习、纪律、卫生等环节随时跟进, 全程监控, 不留下一处空白与死角。从严治校, 从严治教, 从严治学, 是学校能够承担甘孜州卫技人才培养重任并获得上级组织和全州干部群众认可的根本原因。
第二,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 因为环境、历史、习惯等诸多影响, 甘孜州教育质量与内地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 这一质量差距导致学生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后, 基础较弱, 自觉性差, 学习习惯、纪律习惯、文明习惯等都有差距。为了让这些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成为合格的基层医疗卫技人才, 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可谓是“全方位”、“总动员”, 想尽了一切办法。教育教学理念上, 学校提出了“必需、实用、够用” 的观点, 也即给学生讲的, 尽可能是在甘孜州基层临床工作中用得上的。在课堂教育环节上, 学校强化“教学五常规” 管理, 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保证足够的讲授时间(学生自觉性太差, 自学能力弱), 对学生的手机、电子设备等行课期间一律采取集中管理模式, 杜绝学生分心他顾。在教师管理环节, 不但有严格的劳动纪律规定, 还建立有“新教师试讲制度”、“老带新”制度、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等, 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在教育教学手段方面,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 学校与时俱进, 建立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多种现代化教育设施与手段, 经常、定期举行知识竞赛、技能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黑板报、第二课堂等活动,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与水平。在整体工作中, 学校提出“管理育人, 教书育人, 服务育人” 理念, 学校的每一个员工, 都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此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临床技能培训。合格的医学教育, 必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与医院临床教学实习两个部分; 前者由学校的老师负责, 后者必须借助于医院平台。为此, 学校自复建校于姑咱以来, 除保持传统的州人民医院及州内十八个县(市) 医院的实习点外, 还先后开辟了简阳市人民医院、资阳市人民医院、邛崃市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石棉县人民医院等临床教育实习点, 基本保证了学校临床教育的需要。
第三, 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崇尚奉献的优良传统, 把奋斗与奉献作为学校办学的精神指引。
艰苦奋斗精神, 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甘孜卫生学校, 从他建校的那一天起, 就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康定南郊和子耳坡时代, 借其他单位的教室和借老乡的房舍做厨房开始办学, 培养出了甘孜州第一代医务工作者; 上世纪70 年代迁校复办于姑咱, 学校以原森工局两幢陈旧平房为起点, 开始了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办学历程。全校师生员工, 在建校最艰苦的时期, 几乎每天下午的课外时间都要参加建校劳动, 他们挖沙背石、平整地基, 他们手持砖石,跪在新建好的房子内手工打磨水磨石地坪; 他们每天给新栽下的树苗浇水, 让学校成为甘孜州最早的“园林式学校”。学校师生每周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 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学生正规的劳动课也持续到二零零七年左右。
值得欣喜的是, 甘孜卫生学校这种艰苦奋斗、甘于清贫、默默奉献优良传统, 顺利地传承到了二十一世纪。学校受全国大中专院扩招影响, 每年平均在校学生都在1400-2400人之间(不含成人大专、短期培养), 是上级组织核定640 人办学规模的一倍以上, 但学校教师却依然停留在640名学生的编制水平上, 这一情况让学校教师长期处于超负荷超课时状态, 教师周平均学时(不含班主任学时) 都在22学时以上。在校学生规模最多的学年, 学校三分之二的专职教师都不得不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 再加一个班主任工作, 根据学校规定, 班主任必须早晚上岗打卡, 早操、课间操、晚自习、晚休就寝、卫生检查等必须到场, 且不说复杂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 只是这程序性的工作就十分繁重。班主任如此繁重的日常工作, 但在几年前却仅仅有每月百余元津贴补助, 只是近年学校经费情况略有好转, 其津贴才有所提高。
第四, 学校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是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优良传统。
学校制定有《中共甘孜卫校委员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共甘孜卫校委员会党政干部勤政廉洁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进行, 由党委书记、校长全面负责, 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具体负责, 班子成员对所分工管理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学校党委、行政建立健全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工作日程,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制度, 切实做到思想认识、责任目标、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四到位。
2012 年以来, 学校廉政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关于开展“四风”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 把“ 八项规定” 和“专项整治” 作为学校廉政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中之重一抓到底。
三、近年工作与学校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到首次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已经从探索倡导到了有明确方向、目标和具体内容重点、步骤部署的国家战略。显然, 十九大报告为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提供了新动力。作为我州唯一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奋力推进我州医卫人才培养工作,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现有资源整合, 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学校长期从事专一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拥有一批学历职称达标、教学能力过硬、教学质量优异的中等卫生职业教师队伍。学校(含附属医院) 在编人员162人, 拥有正高职称2人, 副高职称32人, 中级职称50人, 专业技术人合计132 人。根据我州医药卫生人才发展的需要, 学校早在2002年左右, 就通过省教育厅、省卫生厅支持,达成了与西南医科大(泸州医学院) 十几年合作办学协议, 累计为我州培养了高职护理、高职临床专业学生3000 人以上, 极大地缓解了我州中高端医药卫生人才相比其他行业更为短缺的特殊困难。与西南医科大合作期满后, 学校又多方联系, 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合作协议, 2015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年招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都在100人以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后,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学校党政全方位发力, 与内地高职医药专业学院进行两校全面合作探讨, 拓展办学专业和学历层次, 以弥补我州医药卫生某些专业的短板, 促进我州医药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和“健康甘孜” 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 学校积极参与省政府有关民族地区医卫人才培养“3+3” 计划,为省内高校输送高职生源; 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大学密切合作, 为我州培养医药卫生成人专科与成人本科人才, 努力提高现有医卫人才的学历层次。
以人民需要为导向, 拓展藏医药特色专业。甘孜州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 藏汉回彝等各族共居之藏族自治州, 人民群众除了接受西医、中医诊断治疗方式外, 还特别喜欢藏医藏药治疗, 有疾病时喜欢去藏医院找藏医师。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自2008 年以来就加强了藏医药专业教师的引进, 把过去处于次要地位的藏医专业提升到学校主打专业与优势专业地位, 坚持每年招收一个教学班(50 人左右) 的藏医学生。根据调查,学校培养的藏医专业毕业生受到各用人单位欢迎, 就业情况良好。2017 年9月, 学校在南派藏药发祥地德格, 与德格县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甘孜卫生学校藏医药临床教育见习基地”, 首期学生36人, 巩固了学校藏医药专业特色, 拓展了学校医卫人才培养渠道。
向管理要效益, 做好做强传统优势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卫生专业学校, 州卫校在护理、临床、农村医学、医学检验等中职专业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 学校培养的上万名毕业生中约有50%属于中等卫生专业人才。近年,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需求水平的提升, 内地医院已经不再招收中职临床与中职护理毕业生, 但我州属于老少边穷地区, 人民群众缺医少药情形依然存在, 内地院校毕业的高职以上医药卫生人才难以满足我州医药卫生事业的需要。也因为如此, 学校从我州医药卫生事业实际需要出发, 经过慎重考虑,不但没有废除中职相关专业, 反而通过加强师生管理, 改善教学方式与学生考评方式, 努力把传统优势专业做好做强, 把学生管理与教学做精做细, 让毕业学生真正成为我州及各县卫生系统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2015 年以来, 学校招收农村医学学生年均在100 人以上; 2017年, 学校还承接有关项目人才培养计划, 为我州培养200名乡村医生。
转变办学理念思路, 培养培训两手抓。医药卫生行业有个显著特点, 就是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诊疗手段等不断涌现, 知识更新快,技术变化快, 这就要求医药卫生从业人员, 必须定期进行知识技能培训, 提倡医药卫生人才活到老学到老。近年来, 卫生主管部门将“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的牌子授予州卫校,学校就担负起了我州医药卫生人才培训的重任,近三年来, 学校就为我州卫生系统培训了医卫人才4443人次, 年均培训1481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具体到医药卫生行业, 必须“深化医药卫生改革, 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健康中国战略与医药卫生事业, 无不指向一个关键目标: 人才及人才培养! 作为我州唯一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与培训机构, 学校决心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 在州委州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把我州医卫人才培养事业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写在甘孜卫生学校建校六十周年之际
甘孜卫生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杨建军
一个伟大的时代, 一定成就伟大的事业; 一项伟大的事业, 必将诞生于伟大的时代。东风吹, 鼓声响, 红旗飘。1958年, 与当时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步,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和四川省卫生厅批复成立, 翌年9月1 日正式开班授课。由此, 甘孜州实现了现代医学教育由无到有的华丽转身! 一个崭新的医疗卫生时代由此发端, 并愈益广大和深远。从甘孜卫生学校走出的第一名医生和护士开始, 甘孜州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与平均寿命, 同灿烂辉煌的东方古国一样, 开始踏上日新月异的上升旅程, 从原始到现代, 从绝对落后到相对先进, 甘孜州的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在这前无古人的千秋伟业之中, 甘孜卫生学校作为最直接的助力之一而将被载入史册。
【图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杨建军(左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安康(左二),党委委员、副校长肖航宇(右一),党委委员冯华云(左一)】
一、光辉办学历程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从建校之初招收“甘孜州卫生人员训练班” 18名学员开始,甘孜卫生学校的办学历程, 与共和国的征程一样, 也经历过反复与挫折、低潮与高潮。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甘孜州医卫教育事业的格局, 却由此定格在康巴大地之上, 被铭刻在时代最深刻的记忆里。
1959 年, 学校兴建于康定南郊。初借康定中学教室和附近老乡房舍作厨房, 招收一年制学员66人, 办学条件简陋而艰苦; 1960 年下半年在道子坝入口右角坝上(今州农科所地址) 建校,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 招收两年制学员59人。1961 年与1962年, 分别招收两年制学员58人和72 人, 但学校在1962年8 月21日被上级部门批准撤销。
1965年, 上级作出决定恢复甘孜卫生学校办学, 招收本州应届民族初中生, 同时招收少数汉族初中毕业生, 培养医士、助产士等, 学制三年, 确定教职工编制45人; 1966年8月20 日,(州卫生处〔66〕卫教字第28号) 文发出关于选送初级卫生人员参加甘孜卫校在职干部护士进修班学习的通知, 有学员20 人, 学校地址: 康定子耳坡(借州委党校的房屋和设备)。
1967 年“文革” 起, 学校停课闹革命, 虽几经复课, 但人员不齐问题多, 难度大。至下半年, 经州革委生产指挥组决定, 学员仍回原单位工作。教职工暂留, 学校解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事物虽然前进之路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曲折, 但它终将在历史的舞台上生发出熠熠的光芒。1972年10月, 上级组织决定再次恢复甘孜卫生学校办学。办学地址由康定城区迁至大渡河畔的瓦斯乡姑咱村(现康定市姑咱镇)。
学校复办于姑咱, 条件异常简陋、艰苦, 利用森工局两幢平房作校舍, 开始学校一路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图为1977年以前最好的一栋教室】
复建校当年, 就招收两年制西医士1、2班学生入学; 1974 年, 学校“伸腿办学”, 在甘孜县人民医院设点建“甘孜州卫校甘孜分校”, 同年设泸定办学点。
1975 年, 学校设“州防疫站办学点”、“炉霍办学点”、“理塘办学点”、“德格办学点”, 同年校本部招收西医、中医、助产专业等7个教学班; 1976 年校本部又招收西医、公卫、中药、中医、护理专业等8个教学班, 学校办学规模达到一个高点。
1976 年10月, 粉碎“四人帮”; 1977 年,拨乱反正; 1978 年, 改革开放。中国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征程。学校的办学历程, 开始走上正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医学教育规律,以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为基本形式, 以教育教学为中心, 日渐成为学校党政的主流观念和全校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此段时间, 上级组织十分重视学校师资建设, 一些五十年代、六十代分配到州内的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 被一个个地调进了学校。
1979 年, 是学校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年。学校附属医院被批准建立, 学校始设藏医专业; 学校79届助产班荣获共青团四川省委颁发的“优秀团支部” 荣誉称号, 预示着学校开始走出甘孜州, 在全省与全国的更大的舞台上展示学校办学成绩与风采。
【图为原附院门诊部】
1982年1月1日, 中央号召在全国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 为核心的“文明礼貌月” 活动, 在首届文明礼貌月活动中, 学校被评为州级“文明礼貌月先进集体”; 1983 年9月, 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评选为“四川省文明单位”, 为当时全州仅有的两个单位之一。这一巨大的荣誉激励着学校党政以及全校师生员工, 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 打扫卫生, 植树造林, 自力更生提升学校设施与校园环境。1984年10 月, 中日联合地质考察队来学校居住, 临走时日本友人松本正夫深有感触地说: “我到过许多地方, 真没想到, 在这偏僻的山区里, 还有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 校园秀丽幽静, 花木葱郁繁茂, 师生对我们热情友好, 文明礼貌,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日本友人回国后, 还多次寄信寄照片表达感激之情。
【图为自己育苗绿化校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叶, 是甘孜卫生学校腾飞的时代, 也是各项荣誉纷至踏来的时代! 1985年, 学校被四川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彰为“四川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1986年11月, 学校被国家卫生部表彰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单位”; 1987年5月, 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高教局、省教育工会表彰为“全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集体”;1987 年12 月, 学校再次被国家卫生部表彰为“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988 年11月, 学校被四川省体育运动会员表彰为“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12月, 学校被四川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表彰为“四川省职称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1989年6月, 学校被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彰为“四川省爱国卫生月活动先进集体”; 12月, 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表彰为“四川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 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0年4月, 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一九八九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9 月, 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1992年12月, 学校被甘孜州绿化委员会授予“甘孜州园林式学校” 荣誉称号; 1993年3月, 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 ……
省级“最佳” 并不是学校荣誉的终点。1995年1 月, 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表彰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1996 年11 月, 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评定为“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级学校”, 12 月学校再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95/96年度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1997 年12 月, 学校被省教委授予“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荣誉称号, 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1998 年12月, 学校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2005 年10 月,学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
在党和政府给予的诸多荣誉的鼓舞下,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逐渐上升, 不断缩小与内地同级同类学校的差别。1990年, 学校在全省中等卫校办学条件评估分值为72.99 分, 列居全省35 所中专卫校第12位; 1991 年7-11月, 学校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卫校多学科考试, 取得了人平81.4分的好成绩, 达到和超过了省统考平均分数线。1997年7月, 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考核评定, 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图为现校园一角】
早在1991 年, 州卫生局《关于甘孜卫校社会效益的评价》(甘卫办发〔91〕135号) 就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长足进步,受到全州十八个县及州级卫生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肯定”, “甘孜卫校自复建校以来, 特别是1986年以来的四年中, 为我州及内地一些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中级医护人员, 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发展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8年, 国家教育体制大改革,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且不再对毕业生包分配, 对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具有划时代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新政的实施, 给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带来了较为严峻的问题。原来, 因为大学招生数量少不容易考上,优秀生源在读完初中后, 大多选择就读中专中职; 但大学扩招和高中扩招, 让全国的中专中职生源迅速萎缩、生源质量迅速下降,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遭遇重大困难, 2006年3月, 学校不得不停课一周, 集中整顿学生学风、教师教风和学校校风。
【图为现教学办公综合楼】
甘孜卫校遇到的困难, 不是我们一家, 而是全国全省的各级各类中专学校遇到的共同困难。学校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加强晚自习辅导和作业检查等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外, 还充分利用《关于落实四川省内地高校与民族地区大中专学校结对支持任务的通知》, 与泸州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 结成“对口支援” 关系, 学校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学校办学层次首次突破到大专层次。此后的时间里, 学校与其他多所省内高等学校合作办学, 与上级主管部门、各县联系, 努力拓展办学层次, 让学校拥有了成人本科、专科,高职护理、高职临床、中职护理、农村医学、中西医结合、助产、医学检验、定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学历班、短期医技培训等。截止2017年,学校总共为我州医疗卫生事业累计培养各级各专业人才近2万人次, 甘孜州内各乡镇医院, 85%以上的卫生技术人才, 县级人民医院70%以上的卫生技术人才, 都是学校培养的学生。可以说,甘孜卫生学校与甘孜州医疗卫生事业, 已经形成了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荣辱与共的关系。
二、基本办学经验
六十回瞬, 风雨征程, 岁月峥嵘, 且不论功过是非, 唯有初心依旧。仔细梳理甘孜卫生学校的办学历史, 这所曾经被誉为“甘孜州精神文明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也有很多可歌可泣、值得总结的经验。
第一, 学校始终如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坚持从严治校, 常抓不懈, 从不动摇。
学校建立健全有师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其他校级领导和党内各支部、行政各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参与, 并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业余党(团) 校、道德讲堂、政治学习、学校大会、学生班会、升旗仪式、集中观看新闻联播、党的重大会议直播等方式, 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方面, 学校制定有《甘孜卫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甘孜卫校劳动纪律管理规定》《甘孜卫校学生德育工作制度》等十数种制度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执行方面, 坚决执行“不漏掉一人, 不漏掉一次” 的严格政治学习以及学校大会制度, 凡是思想政治工作学习会,会前点名, 准时开学, 会中不许耍手机, 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随意走动与早退;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保证每周一升旗仪式、一次全校学生大会、一次主题班会, 对学生思想状态、学习状态、文明习惯等进行全方位观察与掌控; 为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学校要求班主任从早操时间开始, 学校行课期间必须24 小时“在场” 的工作状态, 对于学生思想、学习、纪律、卫生等环节随时跟进, 全程监控, 不留下一处空白与死角。从严治校, 从严治教, 从严治学, 是学校能够承担甘孜州卫技人才培养重任并获得上级组织和全州干部群众认可的根本原因。
第二,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 因为环境、历史、习惯等诸多影响, 甘孜州教育质量与内地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 这一质量差距导致学生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后, 基础较弱, 自觉性差, 学习习惯、纪律习惯、文明习惯等都有差距。为了让这些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成为合格的基层医疗卫技人才, 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可谓是“全方位”、“总动员”, 想尽了一切办法。教育教学理念上, 学校提出了“必需、实用、够用” 的观点, 也即给学生讲的, 尽可能是在甘孜州基层临床工作中用得上的。在课堂教育环节上, 学校强化“教学五常规” 管理, 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保证足够的讲授时间(学生自觉性太差, 自学能力弱), 对学生的手机、电子设备等行课期间一律采取集中管理模式, 杜绝学生分心他顾。在教师管理环节, 不但有严格的劳动纪律规定, 还建立有“新教师试讲制度”、“老带新”制度、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等, 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在教育教学手段方面,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 学校与时俱进, 建立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多种现代化教育设施与手段, 经常、定期举行知识竞赛、技能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黑板报、第二课堂等活动,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与水平。在整体工作中, 学校提出“管理育人, 教书育人, 服务育人” 理念, 学校的每一个员工, 都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此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临床技能培训。合格的医学教育, 必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与医院临床教学实习两个部分; 前者由学校的老师负责, 后者必须借助于医院平台。为此, 学校自复建校于姑咱以来, 除保持传统的州人民医院及州内十八个县(市) 医院的实习点外, 还先后开辟了简阳市人民医院、资阳市人民医院、邛崃市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石棉县人民医院等临床教育实习点, 基本保证了学校临床教育的需要。
第三, 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崇尚奉献的优良传统, 把奋斗与奉献作为学校办学的精神指引。
艰苦奋斗精神, 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甘孜卫生学校, 从他建校的那一天起, 就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康定南郊和子耳坡时代, 借其他单位的教室和借老乡的房舍做厨房开始办学, 培养出了甘孜州第一代医务工作者; 上世纪70 年代迁校复办于姑咱, 学校以原森工局两幢陈旧平房为起点, 开始了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办学历程。全校师生员工, 在建校最艰苦的时期, 几乎每天下午的课外时间都要参加建校劳动, 他们挖沙背石、平整地基, 他们手持砖石,跪在新建好的房子内手工打磨水磨石地坪; 他们每天给新栽下的树苗浇水, 让学校成为甘孜州最早的“园林式学校”。学校师生每周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 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 学生正规的劳动课也持续到二零零七年左右。
值得欣喜的是, 甘孜卫生学校这种艰苦奋斗、甘于清贫、默默奉献优良传统, 顺利地传承到了二十一世纪。学校受全国大中专院扩招影响, 每年平均在校学生都在1400-2400人之间(不含成人大专、短期培养), 是上级组织核定640 人办学规模的一倍以上, 但学校教师却依然停留在640名学生的编制水平上, 这一情况让学校教师长期处于超负荷超课时状态, 教师周平均学时(不含班主任学时) 都在22学时以上。在校学生规模最多的学年, 学校三分之二的专职教师都不得不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 再加一个班主任工作, 根据学校规定, 班主任必须早晚上岗打卡, 早操、课间操、晚自习、晚休就寝、卫生检查等必须到场, 且不说复杂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 只是这程序性的工作就十分繁重。班主任如此繁重的日常工作, 但在几年前却仅仅有每月百余元津贴补助, 只是近年学校经费情况略有好转, 其津贴才有所提高。
第四, 学校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是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优良传统。
学校制定有《中共甘孜卫校委员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共甘孜卫校委员会党政干部勤政廉洁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进行, 由党委书记、校长全面负责, 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具体负责, 班子成员对所分工管理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学校党委、行政建立健全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 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工作日程,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制度, 切实做到思想认识、责任目标、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四到位。
2012 年以来, 学校廉政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关于开展“四风”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 把“ 八项规定” 和“专项整治” 作为学校廉政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中之重一抓到底。
三、近年工作与学校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到首次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已经从探索倡导到了有明确方向、目标和具体内容重点、步骤部署的国家战略。显然, 十九大报告为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提供了新动力。作为我州唯一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奋力推进我州医卫人才培养工作,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现有资源整合, 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学校长期从事专一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拥有一批学历职称达标、教学能力过硬、教学质量优异的中等卫生职业教师队伍。学校(含附属医院) 在编人员162人, 拥有正高职称2人, 副高职称32人, 中级职称50人, 专业技术人合计132 人。根据我州医药卫生人才发展的需要, 学校早在2002年左右, 就通过省教育厅、省卫生厅支持,达成了与西南医科大(泸州医学院) 十几年合作办学协议, 累计为我州培养了高职护理、高职临床专业学生3000 人以上, 极大地缓解了我州中高端医药卫生人才相比其他行业更为短缺的特殊困难。与西南医科大合作期满后, 学校又多方联系, 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合作协议, 2015年以来学校连续三年招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都在100人以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后,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学校党政全方位发力, 与内地高职医药专业学院进行两校全面合作探讨, 拓展办学专业和学历层次, 以弥补我州医药卫生某些专业的短板, 促进我州医药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和“健康甘孜” 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 学校积极参与省政府有关民族地区医卫人才培养“3+3” 计划,为省内高校输送高职生源; 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大学密切合作, 为我州培养医药卫生成人专科与成人本科人才, 努力提高现有医卫人才的学历层次。
以人民需要为导向, 拓展藏医药特色专业。甘孜州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 藏汉回彝等各族共居之藏族自治州, 人民群众除了接受西医、中医诊断治疗方式外, 还特别喜欢藏医藏药治疗, 有疾病时喜欢去藏医院找藏医师。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自2008 年以来就加强了藏医药专业教师的引进, 把过去处于次要地位的藏医专业提升到学校主打专业与优势专业地位, 坚持每年招收一个教学班(50 人左右) 的藏医学生。根据调查,学校培养的藏医专业毕业生受到各用人单位欢迎, 就业情况良好。2017 年9月, 学校在南派藏药发祥地德格, 与德格县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甘孜卫生学校藏医药临床教育见习基地”, 首期学生36人, 巩固了学校藏医药专业特色, 拓展了学校医卫人才培养渠道。
向管理要效益, 做好做强传统优势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卫生专业学校, 州卫校在护理、临床、农村医学、医学检验等中职专业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 学校培养的上万名毕业生中约有50%属于中等卫生专业人才。近年,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需求水平的提升, 内地医院已经不再招收中职临床与中职护理毕业生, 但我州属于老少边穷地区, 人民群众缺医少药情形依然存在, 内地院校毕业的高职以上医药卫生人才难以满足我州医药卫生事业的需要。也因为如此, 学校从我州医药卫生事业实际需要出发, 经过慎重考虑,不但没有废除中职相关专业, 反而通过加强师生管理, 改善教学方式与学生考评方式, 努力把传统优势专业做好做强, 把学生管理与教学做精做细, 让毕业学生真正成为我州及各县卫生系统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2015 年以来, 学校招收农村医学学生年均在100 人以上; 2017年, 学校还承接有关项目人才培养计划, 为我州培养200名乡村医生。
转变办学理念思路, 培养培训两手抓。医药卫生行业有个显著特点, 就是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诊疗手段等不断涌现, 知识更新快,技术变化快, 这就要求医药卫生从业人员, 必须定期进行知识技能培训, 提倡医药卫生人才活到老学到老。近年来, 卫生主管部门将“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的牌子授予州卫校,学校就担负起了我州医药卫生人才培训的重任,近三年来, 学校就为我州卫生系统培训了医卫人才4443人次, 年均培训1481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具体到医药卫生行业, 必须“深化医药卫生改革, 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健康中国战略与医药卫生事业, 无不指向一个关键目标: 人才及人才培养! 作为我州唯一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与培训机构, 学校决心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 在州委州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把我州医卫人才培养事业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