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卫校网!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校庆倒计时14天 | 征文欣赏:甘孜卫校迁建姑咱忆旧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量:
距校庆60周年倒计时还有14天


作者简介
王明杰,西南医科大学教授。1967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1970年分配甘孜卫生学校工作,1978年考取成都中医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分配到泸州医学院工作,先后担任中医经典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兼附属中医院院长,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泸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曾获得泸州市劳动模范、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荣誉称号。第三、四、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的“王明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甘孜卫校迁建姑咱忆旧
我自1970年6月至1978年8月在甘孜卫校工作,亲历了文革中后期姑咱建校办学的全过程。当年卫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就个人回忆所得,作一简要介绍。
一、搬迁前康定卫校状况
我于1968年10月从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经解放军部队农场劳动锻炼一年半后分配甘孜藏族自治州工作。1970年5月到康定报到,州分办转给州革委民卫组(即卫生局),6月由民卫组再分配到甘孜卫校。
当时的甘孜卫校,经过文革前与文革初两次撤销,元气大伤,原校址已被其他单位占用,学校被挤压在州医院背后,折多河支流对岸郭达山脚下的一块狭窄地段,主体是一栋两层楼房,楼下8个房间为职工住宿及保管室,楼上是3间教室及办公室,另有一栋学生宿舍及食堂,学校总面积不到800平方米。在校员工仅有4人:会计、司务长、教师各1人,加上1位负责人(先是原新龙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林某,后调走,由临近退休的原乾宁县委书记任庚尧负责了一段时间,1972年由张鼎芳同志接任)。我来后又陆续分配了几位重医、川医、泸医毕业生,主要工作是配合州医院举办新医疗法培训班,培训康定等地的赤脚医生。当时卫校依附于州医院,通讯地址写作“州医院新医班”。不久泸定爆发流感,我们又下去巡回医疗数月。
到了1971年下半年,州民卫局开始考虑卫校的重建问题。据说申请了数万元经费,但是没有用武之地。现有校区太小,且属于州医院地盘,原来的校舍又收不回来;新建吧,在康定城区根本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方。经过多方调研,初步意向选择到鱼通区的姑咱,那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适宜办学,只是离城较远,资金、人手短缺,新建校园困难较多,因此迟迟未能决定下来,直到州里提出“甘孜共大”计划,给卫校带来了突破瓶颈发展的机遇。
二、以“甘孜共大”名义接收康定森工局旧址
文革期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一面旗帜,在全国影响很大。州革委领导前往参观学习后拟整合州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资源,创办甘孜共产主义大学(简称共大),卫校也包含在内。正好此时位于姑咱的康定森工局决定搬迁道孚,原有土地及地面建筑全部交出。于是州革委决定以此作为共大校址,并让卫校先行前往接收。
1972年3月20日,我随同州民卫局高局长、卫校负责人张鼎芳前往姑咱,首先同森工局留守处王主任办理交接手续,王主任带我们逐一清点了所有地面建筑,计有办公大楼两座,招待所楼一座(均为两层砖混结构),大礼堂带食堂一座,仓库两座,职工家属宿舍(石头砌平房)5幢约四十间,当时大多数尚有员工家属居住,王主任说将在一两年内逐渐搬走移交。另有幼儿园一座,有教室两间,活动室两间。房屋均为五十年代建筑,虽然比较陈旧,但是改造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此后我们又拜访了鱼通区政府周区长,他已接到州革委通知,对于共大在姑咱建校非常欢迎。我们提出共大学生人数众多,发展会很大,希望在土地资源上予以大力支持。周区长表态:州制药厂以上直到区政府、供销社边界的区域(包括山脚下的荒地)原则上都划归共大,不再接纳其他单位。这样一来,共获得了上百亩土地,为日后卫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因陋就简上马,白手起家办学
  新校址落实之后,州里加快了卫校建设的步伐。州革委发文成立甘孜卫校革委会,由张鼎芳为主任,王锡瑗(理塘县人民医院院长)调任副主任,王明杰为委员。州民卫局要求力争当年实现招生开学,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王锡瑗同志尚未到任,张鼎芳主任要我抓紧进行老校舍搬迁工作。我和同志们两周内完成搬家,3月底便进驻姑咱,立即着手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商定重点维修改造幼儿园,作为今后学生上课的教室,两幢办公楼分别按行政楼(含教研室)、学生宿舍进行培修。单身职工住招待所房间,有家室者尽量安排在家属宿舍。
   不久,由州五七干校分来十余人,多系行政人员,当时说是为办共大做准备。后来由于形势变化,共大逐渐淡出,其他学校均不来姑咱,这里成为卫校一家天下,有的人离开了,余下金仁友、王绍廉、赵华斌、李祯祥等数人,成为卫校政治教员与后勤管理人员。7月,王锡瑗与夫人李桂如到校。此后,卫校从州内各地陆续调来蒋克珉、杨光嵩、钟立天、汪以惠、吴英、韩平、杨仲英、邓文春、张怀清等医务人员作为专业教师,他(她)们多为文革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理论水平与临床技能均强,组成了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学校设立教育革命组、政工组、后勤组,分别由王明杰、吴英、赵华斌任组长(后罗济民调来任办公室主任),在校革委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积极筹备招生开学事宜。
    9月,首批招收的医士专业各族学生近百名到校,分为两个班,由金仁友、李桂如任班主任。当时办学条件极差,除了环境简陋、生活艰苦外,还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师资紧缺,一人需要承担多项工作,数门课程;二是没有教材,全靠任课教师自行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授课大纲及讲义,甚至自编自刻油印教材;三是教学设施几乎为零,只有很少的一点人体模型,教师们便自己动手收集制作人体骨骼标本、中草药标本。由于没有实验室,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甚至不得不靠教师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具来进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师生们仍然满腔热忱投入了紧张的教学活动之中,开启了甘孜卫校姑咱办学的序幕。
次年,又招收了首届中医士专业学员两个班,由韩平、王明杰任班主任及中医主讲教师。专业教师不够,曾借调州人民医院王久源(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曾任该校医学系主任)主讲针灸学,泸定皮肤病防治医院张廷模(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规划教材《中药学》主编)主讲中药学,教学质量得到较好保证。
四、学校迎难而上,师生艰苦创业
卫校在十分困难条件下培养出前两届毕业生受到州内各地好评,令师生们深受鼓舞,增强了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信心。
1975年,张鼎芳同志调离,仝自强接任校革委主任,带领全校职工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首先是抓紧师资队伍建设,先后调来罗崇任、王明素、李远湖、李成西、王用龙、谢幼玲、李徽生、孙大勇等年富力强的医学院校“老五届”毕业生,以及李文媛、周泽民等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后期还接收了一些工农兵大学毕业生,如钟泉、阎桂芳、李秀英、漆明珍等,又选留了杨永康、徐广胜、李强、黎东方等优秀的本校毕业生,组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其次是努力进行教学条件建设。全校师生员工不辞劳苦,自己动手,平整土地,修建操场,搭建简易教室,并历尽艰辛,洒满汗水,在1978年初配合工人建成了第一幢教学大楼,初步改善了教学环境。
学校顺应当时形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打破常规,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没有附属医院,后期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很大问题。经过大家反复研究,采用了当时大力提倡的“开门办学”形式,师生们下到康定、泸定基层卫生院,一边防病治病,一边上课学习,条件相当艰苦,效果却甚为良好。老师们在实践中言传身教,同学们在实践中操作学习,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师生们的辛勤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卫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开办专业逐步增多。短短几年间,卫校就发展到了6个专业(医士、中医士、助产士、护士、中药、公卫)、在校生近二十个班的规模。当我1978年8月离开姑咱前往成都攻读研究生时,卫校已经为州里培养输送了5届毕业生,不少人成为活跃在各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生力军。
斗转星移,今非昔比。卫校在姑咱历经四十余年的跨越发展,早已焕然一新。时至今日,建校初期员工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学生们刻苦学习医学知识的动人情景,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值此建校6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感慨良多,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本文蒙钟立天同志提供部分史料,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