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卫校网!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生信息

新中高考改革背景下,家庭教育观念该如何转型?

信息来源:搜狐新闻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6-06浏览量:

  近几年,中高考都在做着重大变革。

  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出,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之后又分别通过了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最终经中央常委会议、政治局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随着高考改革,中考、小升初也作出了质的改变。可以说是整个教育界的“大翻新”。

  教育的改革预示着家庭教育也要作出一定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大环境下的学习生活。

  首先,学生家长要全面地了解改在哪——

  以下总结了这次教育大改革所作出的几个重大改变。

  01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

  “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即,往后全国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上海中考也将增加思想道德、历史科目计入总分,且英语增加了听说考试。

  新中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02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改变中国高考几十年来文理分科带来的偏科、知识面狭窄、过早抑制学生可塑性等严重弊端。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多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则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原来参加高考做数学卷子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解题思路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题目。

  而这一切将反映在今后所有高考科目中。

  03

  中高考包含小学知识,学科无考试大纲

  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

  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纠正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面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04

  中国的“高考指挥棒”将完全指向全面素质教育

  (1)分类考试,不再只用分数选人

  以后的新高考、中考不再完全以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原来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选人,淘汰了太多本不该淘汰的“精英“,严重导致中国人口众多而成材率却明显偏低。

  “一个明显的改变是,新高考方案中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实行分类考试,也就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

  (2)学校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

  中国今后的高考录取将完全改变旧有的录取模式,先取消三本院校,并逐步实施按照专业录取,改变一直持续至今的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分数线录取的方式。

  要想给自己的孩子选到最好的专业方向,最大限度确保孩子从“成人”到“成才”再到“成功”,兴趣、特长、爱好的建立必须从小不间断发现、引导和培养,幼升小时就成为开始学校这方面教育培养的起点。

  05

  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

  全面素质教育内容庞杂,体系众多,远不像应试教育那么单一,既要瞻前顾后又要恰如其分,需要很客观全面的把握和策略。

  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诉孩子怎么了解自己,怎么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

  就拿高考志愿填报来说,更偏重于专业的选择而非院校的选择,这就需要孩子能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未来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家长看到这心中难免有些焦虑,

  应试教育下培养孩子的那一套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改革方向上是行不通的。

  现在的教育推崇的是“全面发展”,注重孩子的个人素质和人格的培养。如何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家庭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而非“分数”的高低。

立即报名 / Sign up immediately

地区卫校推荐